与张艺谋、樊跃合作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印象”系列开创实景演出先河之后,王潮歌又独立开创《又见平遥》《又见敦煌》等“又见”系列情景体验剧,《又见马六甲》之后,她将开始第三个系列,叫“只有”。日前,王潮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谈及自己在打造项目时的态度和对目前行业的看法。
王潮歌表示,实景演出行业出现泡沫不仅是正常的,还是必须的。量起来以后会慢慢出现质的变化,中间会出现一些错的,我们修整一下,有的是对的,就让它慢慢好起来。如果连这个发展的机会、犯错误的机会都不给,一上来就摁死它,那这个产业好不起来。
王潮歌认为,实景演出行业远未过热,不要因为哪个项目死了,就认定这个行业不行。一个产业,如果没有积量就不会有质量。大浪淘沙,才会慢慢显现出好的部分。
以下为王潮歌专访实录
《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王潮歌只收了“一元钱导演费”,因为她觉得这是需要去助推的文化公益。但王潮歌并不认为文化公益是常态,文化应该形成产业,给市场好作品,再从市场上拿到很好的回报反哺创作,只有这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问:您怎么看待作品的盈利性?
王潮歌:我认为盈利是一个作品存续下来的根本,盈利并不困难,只要作品好。
我的作品里基本上都是良性的,如果营收不好它们就都只能歇着。即便停演了的《印象海南岛》,因为一场大台风给吹来,把剧场的盖都掀了,灯光、器材全毁了。台风后由于规划的原因,西海岸要腾开,剧场也就被拆了。当然,你说一个导演有没有失手的时候?选址有没有失手的时候?我都赢?那是不可能的。
问:《印象刘三姐》演出仍然在继续,但实际运营《印象刘三姐》的主体公司却负债累累并破产。作为导演,您想不想再回应一下?
王潮歌: 我觉得那事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戏演着的,票房好着呢。观众去看一个演出,不是因为背后投资人是谁才去看,观众要看的是作品。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来讲,投资人爱玩什么资本游戏就玩去,只要这作品还在成功上演,我作为导演,我的闭环就画完了。后边的人,愿意怎么做资本运作,与我无关。
我只关心演员按时上场,灯光准确打出来,音乐按时响起,观众满场到达。所以我觉得参与这样的讨论,本身又中了资本游戏的圈套,对于观众来说不需要讨论,大家只认作品。
“又见”系列即将封山,“只有”系列要建幻城
艺术和市场双丰收的创意问世后,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跟风之作,王潮歌对此的态度竟是“乐见”。
问:“印象”、“又见”、“只有”这三个系列一路演化,怎样做才能不落入自己熟悉的那种套路?您每做一个系列,就有跟风、模仿,您怎么看?
王潮歌:超越人家不容易,超越自己就更难。我对自己的每一出戏,都要求创新,每分每秒都必须是颠覆性的。
做《印象刘三姐》时,我们第一次把大剧场和舞台放在山水之间,第一次把劳动者、月亮、风,当成我们的演员,这是对以往戏剧形态的推翻。很多人看到“印象”系列实景演出火了,都争相模仿。我一看有人跟风,心下窃喜。
我没想到“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会打出这么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个产业的未来不是我一个人打下的,而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跟着打。它给观众提供了享受文化的机会,让文化市场变成真正的产业,变成大家都愿意去关注和投入的产业。我觉得这超过了自己的愿望。
到了“又见”系列,突然间又是一个诋毁性的翻覆,不是简单地回归剧场,而是把观众席和表演方式都做了巨大的颠覆,大家在不同的场景中,体验不同的穿越和故事。又有好多人去学习,也去搭建这样的东西,甚至套用“又见”的平台。我说,“你们都跟上来了吧?好,我不玩了”。我现在新做的“只有”系列有一个新的宏图大愿,看我有没有这样的运气和才华来完成与实现。我想把演出的外延扩大,扩大,再扩大。
我不愿意去对标迪士尼或者环球影城,我想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建立我们的幻城。
它是一个戏剧幻城,是一个剧场的聚落群。也就是说,你走进来,并不可能一天全看完。从你进入这个剧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进入这个幻城,这里不用有多少速度的过山车、高科技的VR体验,不要那些。我们还是用传统的、带有浓度的故事,用戏剧本体让幻城成立。
目前“只有峨眉山”、“只有河南”、“只有红楼梦”这三个“只有”正同步进行。这个项目,没有对标。
文旅产业远未过热,积量才能产生质量
产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和金融的支持,而资本对内容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在王潮歌看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尚未成熟,正在朝阳期、正在风起云涌,资本应抱着对创作规律的学习精神。而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可怕。
问:您的演出对当地的旅游、就业、经济一向有拉动,现在各个省市,各个旅游景区,对实景演出、实景娱乐抱有极高的投资热情,您怎么看这种现象?有没有过剩的隐忧?
王潮歌:我乐见这种现象。
一个产业,没有积量就不会有质量,大浪淘沙,会慢慢显现出好的部分。如果现在全国一共就10个演出,你在10个里头能分出什么仲伯?如果我们现在有1000个演出,那就能挑出10个最好的。
我认为大家有兴趣去做文化旅游,让一个景区除了看景还能享受到精神和文化体验,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当然,演出多了也会付出残酷的代价,那就是有的项目活下来,有的死去了,这个代价是我们应该支付的。
不要因为谁死了,就认定这个行业不行。大浪淘沙,慢慢洗盘。不光是我们文化产业,全中国的任何产业都一样。互联网产业不也是这样吗,死多少,留下来的都特牛。
先要把大的积量做起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高瞻远瞩。
问:出现一定的泡沫也是正常的?
王潮歌:不仅是正常的,还是必须的。量起来以后会慢慢出现质的变化,中间会出现一些错的,我们修整一下,有的是对的,就让它慢慢好起来。如果连这个发展的机会、犯错误的机会都不给,一上来就摁死它,把大家都摁死,那这个产业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问:您觉得实景演出、实景娱乐、文旅产业,还远远没到所谓的过热、过剩这个阶段吗?
王潮歌:远远没到。就拿演出来说,柏林、纽约、伦敦的一条街道上,你去数数,多少家剧院,一个晚上多少演出。我们要是在纽约住一个月,每天看两场演出,看一个月都看不完。可在大北京城,我说今晚看戏,看啥?顿时傻在那儿。我如果到你家乡,不想吃饭,我这两天就想看演出,你能带我去看什么?所以我们的量还远远没达到。
“不交换”是座右铭,时时拿来警醒自己
王潮歌此前在一期节目中谈到,对她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浮士德》。其实这本书是讲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一个人为了满足欲望跟魔鬼作交换的过程。当今社会诱惑无处不在,什么东西能交换,什么东西不能交换,这个边界特别难找。
问:您觉得自己哪怕走到最后一步,什么东西是坚决不能拿来交换的?
王潮歌:我基本上都不想交换,我觉得“不交换”这三个字可以成为我的座右铭,拿它来警醒自己。
很多时候,有人也在提示我可以给人挂名,做监制、指导,用这种方式拿好多钱。但现在,我一个都没这样做。我不想做这样的交换。
我现在还保持在一线工作。我会亲力亲为地写剧本、构思、处理台词、设计演员动作。因为我认为观众买的是王潮歌的作品,所以就应该是王潮歌的作品。
我不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职业,它是我的信仰,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部分,是我在这个世上活下去的理由。如果你现在跟我说给我几百亿元或者更多,换我从此以后不能拍戏了,我就说:滚。但如果说你这个作品,能换来对创作的极限挑战,换来给更多人和行业带去好处,我就说哪怕只给一元钱,干!
我做艺术的初衷,我的唯一追求,是为了别人——我的观众们。如果不是这样想,我早就可以不做了,我早就实现了所谓的“功成名就”,我不再需要一个作品证明自己的才华。
我今天还这样疯魔创作,就为了每一个我不认识的你们,来看我这场戏。进这个剧场我不会给你一杯水,也不会给你一顿饭,我给了你一种精神。如果我不能给你这种精神,我就叫谋财害命。
我认为每一个进到我剧场的观众,走出去的时候都觉得值了,你会有精神上的享受和获得,或者是对人生重大问题产生思索和讨论。那么我就觉得值了。
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对内容生产、文化传播产生了重大甚至颠覆性的改变。有不少人认为,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信息或将剥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使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上的“真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地图难免会经历蚕食之痛。
王潮歌此前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谈及当前文化产业的现状,她肯定了借助互联网传播文创产品的重要性,认为正因为互联网的发达,才使线下的体验性演出变得弥足珍贵。
王潮歌认为,当今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许多人开始做演出、打造“文化小镇”,市场的需求也恰恰证明了在互联网时代,线下的体验也同样重要。
“今天的文化产业里,我认为不缺钱,缺的是创意,缺的是有天分的很用功的艺术家,也缺乏国家的一些政策支持。”王潮歌坦言。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澎湃,作为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资本的涌入难免催生泡沫,给文创产品的投资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谈及文化产业的投资,王潮歌表示,在中国很多行业都是这样,成也资本,败也资本,资本的推动力是不可小视的。但是文化产业有它的特征,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文化,就没有办法成为在文化领域的投资人。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不是钱,而是文化创意。没有创意的项目,即使投了,也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