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0907190

科技x剧场:影像、AI、VR对人类意识与感官的沉浸和延展

时间:2019-09-16 09:34
随着新技术更新,科技剧场的创作会越来越丰富,那时将会期待有更适合其演出的专门剧场或表演空间出现。
 
Frogman
20世纪60年代,影像技术进入剧场创作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科技的不断更新,新技术介入剧场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回溯前沿科技在当代剧场中的应用与发展,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传统影像、数字媒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几乎每一代新技术在剧场的应用都经历着从介入到融入的过程。


01、科技融入剧场的三个层次

一、作为记录和传播的媒介
剧场表演具有时空性和瞬逝性,艺术家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段内进行表演,观众同时在场进行观看,「作品」不具有物质性,而是一个过程,伴随着过程的结束,「作品」便消逝了。
 
 
NT Live
 
艺术家用影像记录下演出过程,试图通过新技术留存瞬逝性的剧场艺术。同时,被影像记录下的演出,又可以通过新技术进行传播和复制。英国国家剧院自2009年推出的剧院现场项目(National Theatre Live)即属于此类,在戏剧演出现场拍摄戏剧电影,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与呈现。
 
二、作为创作元素参与到舞台叙事
剧场艺术具有综合性,由文学、视觉、听觉、表演等要素组成,通过新技术可以实现这些要素的剧场表达。2015年由平田织佐导演的剧场作品《变形记》在北京演出,该剧被定义为人形机器人戏剧,科技作为重要表演要素参与叙事。
 
 
变形记
 
本剧改编自卡夫卡的同名小说,改编后的故事时间设定在2040年,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扮演者是一个名叫Repliee S1的人形机器人,它通过简单的头部和上肢活动,与真人演员合作共同完成了剧场表演。
 
2012年由玛丽安尼·艾略特(Marianne Elliott)导演的《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在伦敦上演,该剧以LED灯箱和数字影像搭建起动态的舞台空间,科技作为重要的视听要素全面参与到舞台叙事空间的营造。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
 
三、科技深度融入剧场艺术
科技在作品中确立自身的主体性,不再仅仅充当剧场艺术的媒介或工具,而是形成独立的艺术语汇,能够为作品类型和艺术家创作风格定位。
 
如果说前两个层次中,科技与剧场的关系还是叠加、拼凑、甚至是割裂的,那么在第三个层次,科技与艺术深度互融的剧场则应当是必然的、整合的,是艺术的、跨界的,是浸入的、交互的。随着技术更新和不断的艺术实践,科技剧场将会趋向一个更为理想和成熟的艺术状态。


02、科技剧场是跨界融合的剧场

理想的科技剧场突显的是融入科技以后作品呈现的艺术性,而不仅仅是对高科技的运用和展示。
 
这样的作品兼顾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创作团队也就必然是跨界的——戏剧、电影、视觉艺术、音乐、科技……根据剧目题材可能还会涉及其它领域的专家。
 
在《变形记》的团队组成中就至少包括了戏剧、电影、人工智能三个领域,导演平田织佐是日本小剧场导演,负责机器人研发的科学家是大阪大学的教授石黑浩,他们二人合作开启“机器人剧场计划”,创作了多部机器人戏剧。剧中扮演母亲的真人演员是法国著名影星伊莲娜·雅各布(Irène Jacob)。
 



变形记
 
跨界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创作团队的专业构成,更体现在不同专业背景的创作者用各自的专业语汇,通过合作共同构建全新的剧场时空。
 
2010年由凯蒂·米歇尔(Katie Mitchell)导演的《朱莉小姐》在柏林首演,舞台空间被分割成前后两个区域,舞台前区的表演是观众可直接观赏的部分,舞台后区封闭的室内空间是依靠即时摄影技术投放在舞台上方的电影荧幕上呈现的。
 

朱莉小姐
 
此外,在下场口方向靠近观众席的舞台演区摆放了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音效人员在此面向观众利用现成物品进行同步的物理音效操作。
 
于是剧场中形成了三重叙事时空:戏剧时空、电影时空、音效时空,三重时空并行交错,三个观赏焦点同时呈现,导演通过精准的舞台调度实现无缝衔接的剧场蒙太奇效果,观众则游走在三重时空之间,体验亦真亦幻的剧场景观。
 


朱莉小姐

03、VR x 剧场


近两年虚拟现实戏剧(Virtual Reality Theater)进入中国。作为智能化时代最前沿的科技之一,VR技术以其卓越的真实感、浸入感,成为前沿艺术创作的新元素。
 
2018年9月杰克·罗伊(Jack Lowe)导演的VR戏剧《蛙人》在北京上演,本剧由一名演员的现场表演结合VR影像叙事营造双重时空。观众席和表演区都集中在舞台上,表演区域是一个由双排座椅(大约50个座席)环绕舞台四周围起的狭长空间,地面上铺着褐色的地毯,围绕地毯四周的地方放置了大约十几个显示器。
 
演出开始之前,导演做了简单的导赏,包括如何使用VR眼镜及耳机,在观赏中何时使用VR观看影像,何时取下VR观看演员现场表演。
 


Frogman
 
10月,篠田千明导演的《动物园》在乌镇演出,演出空间内设置了多个观演焦点,不设观众坐席,观众可随意走动观看、拍照。
 
演出使用了VR技术,由真人扮演的虚拟人类佩戴VR眼镜在中心表演区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表演,旁边设置开放式电脑操作台,技术人员同步将虚拟人类主观视角的VR影像投放在侧面的一个荧幕上,观众不佩戴VR设备全程裸眼观看演出。
 

动物园
 
11月,由劳伦特·巴赞(Laurent Bazin)导演的浸没式VR戏剧《最后一眼》在深圳演出,该剧每场只容纳10名观众,观众佩戴VR眼镜,以主观视角进入戏剧情境:由演员扮演的护士引领进入手术室,躺在病床上等待器官捐献手术。
 

最后一眼
 
目前很多实验类型的作品都利用VR技术做出了不同层次的剧场探索。有些偏重叙事功能,借用VR技术将思维、回忆、想象进行视觉化呈现,但VR和现场两部分是割裂的,没有实现VR在叙事中的主体性。
 
有些作品试图探索虚拟与真实的界线,甚至尝试探索在裸眼观看中使用VR技术的可能性,但是VR却没能作为独立的戏剧语汇和观众建立有效的交流。
 
 
可见,作为科技研发推广的展演到成为独立的艺术类型,VR戏剧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然而目前少量的作品已经显示出VR技术同剧场艺术结合的多种可能。随着新技术逐渐成熟,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接受这种戏剧类型,并且有更多的艺术家、跨界艺术家、掌握新技术的工程师投入到VR戏剧的探索性创作中。


04、科技营造全新剧场体验

科技融入剧场为观演双方带来全新的剧场体验。首先是营造浸入感,使观众身临其境、浸没其中。艺术家用前沿科技构建能带来浸入感的虚拟舞台空间,使舞台和观众席、表演空间和观演空间之间的界限模糊了。
 

Walk, Walk, Walk: Free Infinity
 
观众对时空产生了某种幻觉,暂时忘却了真实的时间和空间,浸入到艺术家营造的虚拟时空中去。在这种浸入式的虚拟时空中,往往没有固定的观众座席,没有规定好的演出区域,取而代之的是观众和演员在演出计划的框架中相对自由的行走。这类剧目往往是非线性叙事、多叙事单元、多观演焦点。
 
其次,科技剧场更容易产生交互性,营造参与感。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作品,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演出中,甚至是在某些环节参与到叙事中,协助创作者共同完成作品。科技视听语言和交互技术,都能使观众获得最快最直接的身体感受。
 

We Live in an Ocean of Air
 
创作者通过交互技术设置互动环节或特定的情节点,引导观众参与其中,最终双方合作使作品构思完整地呈现出来。一方面,观众是否有效地参与会直接影响到创作构思的完成程度,另一方面这种对个体参与的强调,又能够产生一种个人定制感,这两点使得创作者和观众都会积极投入到交互中去。
 
在实现了浸入性、交互性的科技剧场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演员和观众的界限模糊了。在创作者与参与者共同构建的戏剧时空里,真实与虚拟并存。即便是戏剧性较弱的展演中,由于前沿技术的介入,体验新技术本身的过程也具有了意义,形成一种近似于观念的体验式剧场。此外,除去传统的现场体验外,科技剧场还具备虚拟体验、远程体验等可能性,通过现场转播、网络直播、或虚拟现实技术等传播方式,可以达到不在场的剧场体验。


05、科技剧场制作特点

一、以艺术构思为核心
制作科技剧场作品,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艺术构思。科技剧场不是科技秀,而是化科技为艺术语言进行剧场叙事,利用科技延展剧场叙事的空间及可能性,深度挖掘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并最终使科技融入剧场,成为剧场艺术的有机构成。
 
二、组建跨界的团队
科技剧场的创作团队不仅需要传统剧场的创作者,还需要从事视觉艺术创作和熟练掌握前沿科技的专业人员。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在未来需要有更加密切、持久和深入的合作,以期不断积累经验,推出更具专业性和艺术水准的科技剧场作品。
 
三、寻找更合适的场地
科技剧场的交互性、浸没性和参与性使其往往不适合也不能在传统的剧场里进行演出。目前,多功能剧场、当代艺术空间、或某些经过改造的空间有时候会演出科技剧场类型的演出。
 

Kellerman
 
然而当科技剧场作品对剧场技术、演出空间、乃至剧场所处的文化商业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时,目前可供选择的场地就非常有限。随着新技术更新,科技剧场的创作会越来越丰富,那时将会期待有更适合其演出的专门剧场或表演空间出现。
 
文/编辑:焉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