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一场名为“玉兰之城”的主题灯光秀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这场灯光秀背后引出了我们今天的文章关键词“夜游”。《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调查显示,
92.4%的游客都有过夜游的经历,同时夜游的整体消费大概占到整个旅游市场收入的30%。
一、夜游市场与人群分析
1.夜游市场
1)夜游市场需求多元化
夜游市场需求多元化,目前夜游市场上的活动主要有夜景灯光、乘船夜游、夜市庙会、夜间演出及场馆夜游等,这些产品主要以曲艺歌舞、科技灯秀、夜间美食为主。相较于白天走马观光的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调性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未来一段时间内,游客夜游意愿强烈,夜游市场需求广阔。随着夜游产品的丰富多元和夜游环境的日臻完善,未来夜游需求将持续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2)夜游市场南北差异大
从全国来看整个夜游市场,南方和北方是有区别的。南方,以海南、成都为主,这些地方都是夜游的天堂。北方则相对薄弱,毕竟北方的冬天大家都愿意待在有暖气的屋子,不愿意出来,旅游市场基本休眠。不过,北方可以利用夏天,把晚上的黄金四小时充分发挥出来,用丰富的夜间产品吸引游客,延长产品线,增加游客体验感,弥补冬季因天气而丢失的利润。
3)夜游市场投资前景好
国内夜游产业的兴起带动了资本投资的热情。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大数据报告指出,71%以上的受访企业预计未来夜间旅游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或非常旺盛。近六成的旅游企业认为未来夜游市场增幅将在10%-20%,超过三成的企业认为夜游市场增幅将达到20%以上。基于对夜游市场前景的一致看好,有81%的企业有愿意扩大投资的意愿。根据预测,未来夜间休闲设施和休闲氛围、美食 / 夜市、体验活动都将是市场的投资热点。
2.夜间消费主力军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夜间旅游消费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0.0%、19.8%。驴妈妈数据还显示,处于18岁到30岁之间的90后青年是夜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约34.3%,00后等逐步迈入成年的新兴消费人群也不遑多让,占比17.5%。夜游的高峰期通常在18点后,对于“早已熟悉夜的黑”的年轻人来说,在白天的密集行程后,他们还能精力十足地用当地特色的活动填满夜间旅途。
二、探访夜游产品真实现状
目前,夜游产品有多种类型,国内如上海浦江游船、广州夜游珠江、香港幻彩咏香江等观光游船,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回民街等美食夜市,杭州《印象西湖》、西安《长恨歌》等文化演出,重庆洪崖洞、乌镇等网红夜景等;国外如新加坡夜间动物园、法国里昂灯光节、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都已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夜游产品。现在一起来看看夜游产品的真实现状到底是什么?
1. 产品同质化
不少地方的夜间文旅业态存在明显的同质化,无论是景区线路、城市灯光设计,还是深夜食堂的打造,包括文化演出的内容,都给人感觉差不多,缺乏新意。另外,市场上还缺少对于目的地城市综合性夜游产品的打造,并且夜间旅游产品仍较为单一,开发深度不足。夜游产品千城一面,难以发挥旅游对于夜经济的引擎作用。
2. 盈利困难
在夜游产品中,演艺是其中盈利的一大重点项目。国内的旅游演艺市场,旅游演艺+景区&主题公园似乎成为了一种标配。从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到古都西安的《长恨歌》,再到武汉的《知音号》,旅游演艺经历了实景演艺到剧院再到沉浸式演艺的变迁,也经历了从一到多的发展阶段。旅游演艺无论怎么发展,盈利都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著名导演、策划人杨嵘透露,
现在的旅游演艺80%多都是亏损,真正做到盈利的不超过3%。
以宋城演艺来说,前段时间刚刚发布的第三季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6亿元,同比减少1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亿元,同比减少1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0.56%。
旅游演艺高投资背后面临的是回收难的问题,如果只靠门票收入,旅游演艺基本难以收回成本。根据公开报道可知,万达投资的《汉秀》以亏本告终,最后默默退场;张家界的《大庸古城》也因为资金问题迟迟难以落地。
夜游产品商机大,但经营不善也并非都能盈利。
3. 文化内涵
无论是发展日间旅游还是夜间旅游,其重点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不仅要贴合城市特质与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丰富的选择和优质的服务,同时从城市传播的角度上来看,要善于利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来讲述城市故事。
在夜间旅游方面,成都的特色是注重夜间旅游与地方文化的融合。2019年春节期间,成都推出的文旅新产品——“夜游锦江”项目亮相。该项目将杜甫的诗作《春夜喜雨》中描述成都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用灯光效果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在成都的锦江两岸,仅春节期间该项目的吸引的游客数量超过了16万人次。
西安的特色是结合当地文化,将“夜游西安”打造成古都旅游一张新名片。在今年除夕当晚吸引约35万游人,大年初二游客到访量更是高达45万人次。根据《夜游西安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夜景亮化工程将为西安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以上。
这两座城市都充分的将文化内涵融合进文旅行业中,推动夜游项目顺利开展,吸引游客前往。
4.外部因素
夜游同时也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如北京提出了“夜间经济十三条”,打造“夜北京”;上海则出台了“夜间经济十条”,设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
在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其中有提到“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
同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提到“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
从政策层面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鼓励夜间旅游发展相关政策,正在汇聚成为夜游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夜间经济席卷全场,将会成为文旅的重头戏。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旅游系列报告中提到,目前夜间旅游消费的发展受制于安全因素的限制。数据显示,49.4%的受访者认为夜间旅游安全问题是夜游消费的痛点;38.8%的人认为,由于白天行程安排相对较满,旅游产品普遍对白天、夜间行程安排不均衡,因此,为更好地休息、优先保障日间旅游只能牺牲夜间旅游。
三、如何突破夜游瓶颈
瓶颈一是留客难
夜游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如何把游客留下来?这不仅是夜游所面对的问题,很多景区也都遇到了。留客难核心点在于提升吸引力。
为更好地吸引旅客,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硬件接待设施都在普遍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游客的需求向高层次提升,所以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停留和消费需要,要看景区能不能拿出更加充分的理由把游客“留下来”,但能够留多长时间关键还要取决于夜间旅游项目的设计上。
夜间旅游时间集中于傍晚到深夜前后5小时内,要想让游客欣然夜游,仅靠漂亮的夜景、绚丽的灯彩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科技创新融入方式实现“空间对接”取长补短,才能真正让游客“夜有所乐”、“乐此不疲”。
如在夜光森林中,设计者们就采用了先进的投影技术,辅以计算机的科学计算,用美丽的灯光为植物和动物绘出形形色色的轮廓和颜色,结合大自然的规律,用呼吸灯效描绘出植物经脉的细节、拟人化的景观,突出动植物等生物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环境难以言说的美。美丽的日落时分,没有加入任何特效,3D的灯光效果使森林看起来就像是存在于外星球,或者是某种梦幻仙境,任何生物似乎都能发光。
国外的夜游产品更加成熟与富有创意。如荷兰有一条夜光自行车道,是以梵高的《星空》为灵感,由艺术家和高科技公司合作完成的小路。这条道路在白天下看与普通的柏油路没有任何区别,但它可以通过吸收太阳能,在晚上自发光,形成一条浪漫的夜光之道,当地很多居民喜欢晚饭后骑车去玩。
这些夜游产品颇具创意,且受到了群众的追捧,夜游企业可以吸收借鉴、开拓思路打造更符合游客需求的产品。
瓶颈二是传统演艺
作为夜游项目的一大主力,传统演艺也遭遇了瓶颈期。据观察,主营“千古情”系列演出的宋城演艺日前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虽然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19.67%,但演艺输出也面临可选择标的不多等不确定因素。相较之下,曾靠着印象系列演出而一枝独秀的丽江旅游正逐渐失去领导地位,而颇具竞争力并挂牌新三板的云南文化,2016年公司经营就已出现亏损。传统的实景演出投入规模相当大,三四五线城市非常迫切地希望有一场“剧”或“秀”,将当地故事文化剧目可视化,从而带动夜游经济发展。但却有心无力。
文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新的技术去支撑,新崛起的5D实景剧成为焦点。5D实景剧主要是通过多元5D(声光电水雾火)互动式演出体验和逼真特效,营造出虚拟与现实无与伦比的双重影像世界,并让游客在室外大空间环境下,通过行浸式感受变幻万千,虚实结合的美轮美奂的奇妙空间。它的投入成本只有传统实景演出的两成,最快40天即可建设落实,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小,并不影响景区白天景观和正常运营。真正实现了“投入少,运营成本低”,为三四五线城市解决了夜游经济发展的痛点!
技术为体,文化为魂。夜游产品在打造过程中应该将创意与当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加入光、影、游、演、商等核心元素,形成一个个独具完整特点的,有绝对爆款的夜游经济增长点、可以撬动游客驱车几百公里去参观的夜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