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弥勒圣坛报规本册》、《弥勒圣坛景观设计方案》、《雪窦山弥勒圣坛室内方案设计》为设计参数,对弥勒圣坛项目从旅游综合体项目角度展开创作,在“功能、效果、实用、故事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定位,作出此次《弥勒圣坛演出与多媒体方案》的提案初稿。
多媒体设计从整个圣坛景区的弥勒文化脉络入手,分为白天、夜晚两个时段,通过技术手段生动形象的再现:佛国圣土中未来佛弥勒、与现世人心中的中华弥勒布袋和尚契此,使得参与游客沉浸于雪窦弥勒圣坛营造的弥勒道场殊胜氛围之中,导入众愿祈求宇宙和平、中华民族国泰平安的弥勒思想。从而丰富景区内容、留存大量游客、提升整个溪口的夜游体量,使项目地成为宁波乃至整个浙江省的佛教旅游名片。


一、多媒体应用板块
依照弥勒圣坛建筑、景观设计与佛教信仰的对应关系,结合游客动线,多媒体视觉体验贯穿于观览圣坛的整个过程,在原有建筑、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出七个视觉体验主题:结欢喜缘、行菩萨道、践布袋言、弘弥勒法、授当来记、登不退地、成未来佛。




































二、演出结合多媒体使用策略
根据白天与夜晚划分四种模式:白天在龙华法堂内设浸没式演出,三会广场设游走式演出;
夜晚在龙华法堂内设情景式演出,三会广场设情景式演出;


三、多媒体使用原则
尊重、贯彻 宗教文化特性
融洽、匹配 建筑装饰风格
丰富、加强 净土环境氛围
务实、适宜 怀揣赤子之心

四、运营分析
在弥勒圣坛原有建筑、景观基础上,需要再投资对其进行文化旅游内容打造,在观赏性、互动性、体验感等方面全面提升。为最大程度的丰富景区内容、增加游客流量与留存量、进而提升整个溪口的夜游体量,圣坛内容的升级同时兼顾了白天与夜晚两个时段的游览体验需求,使其具有文化旅游经营项目必备的核心吸引力及市场竞争力。持续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形成品牌影响力;
保证圣坛的运营和服务品质,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
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与网络,从周边到华东五省,到广东和京津冀,形成全国性的销售体系;
逐步提升散客的销售,从二消产品转变为目的地产品,实际销售价格显著提高;
做好弥勒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


